編者按:有一份美麗叫堅持,有一份感動叫責任。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人,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,有人逆行而上,以勇氣扛起擔當;有人堅守一線,以平凡造就偉大;有人默守后方,以奉獻書寫使命。“海南交控”微信公眾號通過“‘疫’線先鋒”系列報道,深入挖掘黨員干部職工群眾在抗擊疫情中“特別能吃苦、特別能擔當、特別能奉獻”的動人故事,激勵全系統干部職工再接再厲,持續拼搏,堅決打贏我省疫情防控阻擊戰。
讓責任在抗疫中彰顯,讓青春在奮斗中閃光。云永征,海南交控辦公室行政專員,第一批勇敢奔赴三亞抗疫的志愿者之一,也是公司最年輕的95后小伙。請看他抗疫日記里最美的青春印記——
“讓青春之花在抗疫陣地上默默綻放”
8月1日,一場沒有硝煙的戰“疫”突然來襲,讓我的家鄉——平日因旅游旺季而熱鬧非凡的浪漫小城三亞,突然按下了暫停鍵。正當我們都以為疫情的影響漸漸遠去,它卻在不經意間給你一記重擊,本輪疫情的擴散速度遠遠超乎人們的想象,“新增確診”“全域靜態”“滯留旅客”等關于三亞的每個字眼和數據,看起來都那么觸目驚心,而遠在三亞的親人朋友,更時刻牽動著我的心。
.jpg)
8月6日,一封緊急抽調青年志愿者支援三亞的“召集令”下發,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三亞人、一名在國有企業成長的青年職工,我毫不猶豫在第一時間報名,簡單收拾好行李,便立即奔赴這場沒有硝煙的戰“疫”。由于怕父母擔心,在到達三亞的兩天后,才和父母說起這件事,他們都對我表示支持和理解,最后只叮囑我:“既然干,就好好干!”

鈴鈴鈴……”五點半的鬧鐘按時響起,晨光熹微中,我又開始了新一天志愿工作的出征。一身“白衣”加“挎包”,濕透的衣服和被汗水泡得發白的雙手,已成為我的每日標配,“請戴好口罩,準備好健康碼,開門做核酸啦”是我每天重復得最多的一句話。無論烈日炎炎還是狂風暴雨,我知道,在這場戰“疫”中還有許多和我一樣的“戰友們”,在抗疫一線用行動彰顯著奉獻擔當,讓青春之花在抗疫陣地上默默綻放,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貢獻著屬于自己的一份堅定力量
家樓下的“蒙面俠”
能補缺的“螺絲釘”
因工作調整,我們小組從新聯村被抽調到了本輪疫情的重災區——儋州社區。這里雖然離我家僅僅隔著一條馬路,甚至抬頭就能看見家里熟悉的屋頂,但卻因防控要求和布滿道路的圍擋、卡口,我卻不能回家見親人一面,讓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,什么叫“咫尺天涯”。也許正是因為在家門口工作,對家人的思念讓我有些許牽絆,但這也給了我更多的信心和前行的動力。
盡管每天工作很累,看著居高不下的確診病例我也會害怕,但抬頭看看家的方向,心里就告訴自己,我已經從在家人羽翼保護下長大的孩子,成長為能擋在大家身前的“白衣蒙面俠”了,必須守護好“大家”,才能有快樂“小家”,必須勠力同心、盡快戰勝疫情,才能讓所有人都自由快樂地生活在陽光下。抱著這樣的目標,即使每天工作再苦再累,我也不會退縮半步,而是咬緊牙關繼續向前沖。
我平日里的防疫工作并不總是千篇一律,從信息錄入到秩序維護,從物資轉運到入戶“掃樓”,凡是需要我的地方,我就像一顆時刻補缺的“螺絲釘”,哪里需要就往哪里鉆。我永遠記得雷鋒同志在日記里寫過的一句話,“一個人的作用,對于革命事業來說,就如一架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,螺絲釘雖小,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。我愿永遠做一顆螺絲釘……”
“疫情不停戰疫不止
青春無悔奮斗不息”
沖在前線以肉身斗病毒的“戰疫白”,和守在后方護平安做保障的“守護藍”,成了三亞灰色街道上那抹最靚麗的色彩。病毒肆虐,在考驗來臨的緊要關頭,那一封封請愿的戰書寫得那樣鏗鏘,那一次次逆行的身影走得那樣昂揚,那一夜夜超負荷的堅守頑強得讓人熱淚盈眶,每個人都在用不同的形式,與病毒進行著一場艱苦卓絕的抗爭。
在這場戰疫里,每天都在上演著各種各樣的感動,我為自己熱愛的家鄉遭逢這次嚴重的疫情而感到心疼,更為省內外無數醫護人員和志愿者奮不顧身、眾志成城支援抗疫而深受感動。我來三亞抗疫已經22天了,這次深入戰疫一線的經歷,必將在我的青春日記里留下深刻、難忘的一頁。疫情不停,戰疫不止,青春無悔,奮斗不息,待到疫情退散,人間皆安,再邀你一起來我的家鄉看山河大海、碧海金灘。

.jpg)





海南省交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版權所有
公司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國興大道5號海南大廈農信樓6層 郵編:570203